首页 > 其他小说 > 改嫁绝嗣大佬后,假死丈夫悔断肠 > 第213章 蟹酱

第213章 蟹酱(2/2)

目录

与此同时,铺面的人手也略显紧张。小红和小翠既要顾老店的干货和新品鱼豆腐销售,又要轮班到工坊帮忙包装虾酱,常常忙得脚不沾地。

这天,穆云清带着念真在院里晒太阳,同院的王婶过来串门。

王婶家的小闺女春妮,刚满十六,手脚勤快,性子腼腆,之前在街道糊纸盒厂做临时工,最近厂里活少了。

“苏家妹子,”王婶看着工坊里忙碌的景象,试探着问。

“我看你这儿人手紧,春妮在家也是闲着,你看……能不能让她来帮帮忙?丫头老实,干活麻利,工钱你看着给就成。”

苏渺看向旁边安静坐着的春妮,小姑娘立刻站起来,有些紧张地绞着衣角,但眼神清澈,透着期盼。

她问了春妮几句话,感觉是个踏实孩子。

“行啊王婶,”苏渺爽快答应。

“就让春妮先跟着小红姐在铺子里学学,帮着招呼客人,整理货架。工钱按街道临时工的标准给,您看行不?”

“行!行!太谢谢你了!”王婶喜出望外。春妮也小声地道了谢,脸上露出羞涩的笑容。

春妮的加入,像一颗水珠融入溪流,自然顺畅。

她学东西快,手脚利落,尤其是心细,整理货架、核对账目一丝不苟,很快就能独当一面,大大缓解了小红小翠的压力。

工坊添了晾晒场,铺面添了生力军,“苏记”的根基在邻里的帮衬下,扎得更深更牢了。

傍晚收工,苏渺看着焕然一新的晾晒场码满了簸箕,虾米在夕阳下闪着微光。

小翠和春妮正有说有笑地清点着当天的虾酱出货量,李梅擦着汗在灶台边收拾,小红则哄着念真在院里的石凳上玩拨浪鼓。

晚风吹过,带着虾酱的咸香和家的温暖,她心底一片宁静踏实。

虾酱的稳定生产带来了可观的收益,苏渺的心思又活络起来。

她始终记得贺承信里提过,陈剑在岛上尝试用贻贝做海鲜酱。

开春后,京市周边河湖解冻,各种河鲜湖鲜上市,尤其是当季的河蟹,虽然个头不大,但黄满膏肥。

一天,苏渺在菜市看到有渔民挑着担子卖刚撬下的新鲜蟹黄,橙红诱人,价格也合适。

她心头一动,立刻买了几斤带回工坊。

“梅姐,你说,咱们把这蟹黄加进虾酱里熬,会是什么味儿?”

苏渺将油亮橙红的蟹黄展示给李梅看。

李梅眼睛一亮:“这敢情好!虾酱的鲜是底子,蟹黄又鲜又香,加进去就是‘鲜上加鲜’!就像咱岛上过年做盆菜,最后浇的那勺蟹油,点睛之笔!”

两人说干就干。

李梅特意用小火慢熬了一锅基础虾酱,待酱体浓稠、香气四溢时,苏渺小心翼翼地将用料酒和姜末煸炒过的蟹黄倒了进去。

瞬间,一股更加浓郁复杂、带着蟹黄特有脂香的鲜味在工坊里爆炸开来,连前店的小红都忍不住跑过来看。

“天哪!苏渺姐,这也太香了吧!”小红用力吸着鼻子。

李梅小心地搅动着,让橙红的蟹黄均匀地融入深红的虾酱中,形成一种诱人的琥珀色。

熬好后,稍稍放凉,苏渺用筷子蘸了一点品尝。舌尖先是感受到虾酱醇厚的咸鲜,接着是蟹黄那独特的、带着微微甘甜的浓郁脂香在口腔中层层递进。

回味悠长,确实比单纯的虾酱更胜一筹。

“成了!”苏渺和李梅相视而笑。这“蟹黄虾酱”绝对是意外的惊喜!

新品试制成功,苏渺立刻调整策略。基础虾酱走量供应供销社,而这限量版的“蟹黄虾酱”则作为工坊的高端产品。

用更精致的小陶罐装好,贴上红纸标签,只在“海味工坊”和前店限量供应,价格也自然高了不少。

消息经小红小翠和尝鲜的老顾客们一传,工坊门口竟排起了小小的队伍。

那独特的、复合型的极致鲜香征服了挑剔的食客,几坛“蟹黄虾酱”很快被抢购一空。

甚至有老饕专门预订,指明要留着送人。

苏渺将“蟹黄虾酱”成功的消息写信告诉了贺承和海岛加工坊。

建议他们也可以尝试加入当季的海蟹黄或贝类精华。

生意蒸蒸日上,日子也过得飞快。

贺承信里提到的归期“或延半月”眼看就要到了。

穆云清开始张罗着拆洗被褥,把贺承的冬衣拿出来晾晒拍打。

念真似乎也感应到什么,最近总爱指着门口咿咿呀呀。

这天,邮递员送来一封加急电报。

苏渺的心猛地一跳,生怕是归期又有变。

她深吸一口气拆开,电报上只有简洁有力的几个字:

「五日后抵京。承」

一股巨大的喜悦瞬间席卷了苏渺。

她捏着电报,快步走到院里,穆云清正抱着念真在石榴树下看蚂蚁搬家。

“妈!”苏渺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承哥电报!五天后就回来了!”

穆云清先是一愣,随即笑开了花:“哎哟!可算回来了!念真,听见没?爸爸要回来啦!”

念真看看姥姥,又看看妈妈,小嘴一咧,竟清晰地蹦出一个词:“爸…爸!”

这一声,如同天籁。

苏渺的眼眶瞬间湿润了,她接过女儿,紧紧抱在怀里,亲了又亲。

“对!念真真棒!爸爸要回来了!我们念真会叫爸爸了!”

夕阳的余晖洒满小院,石榴树的新叶油绿发亮。

苏渺抱着女儿,看着母亲欣喜的脸庞,又望了望工坊里袅袅升起的带着蟹黄香气的炊烟,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期待与圆满。

五天,倒计时开始。这个家,即将迎来久别重逢的团圆。

等待的日子,每一刻都显得格外漫长又充满甜蜜的焦灼。

小院被彻底打扫一新,窗明几净。

念真的小衣服也被穆云清浆洗得格外挺括,上面还熏了淡淡的艾草香。

工坊里,李梅特意选最上等的虾米和银鱼,熬了几大罐最醇厚的虾酱,又专门开小灶,精心熬制了几小罐顶级的“蟹黄虾酱”,用红绸细心系好坛口。

“等贺团长回来,让他尝尝咱们的‘镇店之宝’!”李梅笑着说。

第五日清晨,天刚蒙蒙亮,苏渺就醒了。

她轻轻起身,没有惊动身旁还在熟睡的女儿。

推开窗,空气中带着春日清晨特有的清冽和湿润。

胡同里已有勤快的人家起来洒扫,竹帚刮过青石板的唰唰声,听起来格外清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