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医女的大唐恋歌 > 第505章 默契的和谐

第505章 默契的和谐(2/2)

目录

阿青依旧紧紧抱着那只陪伴她练习许久的竹枕。竹枕是用南方特有的青竹制成的,表面被她的手掌摩挲得光滑发亮,还残留着她指尖的温度。竹枕上用红漆标记着各种穴位,有些地方的红漆已经磨损,但依旧清晰可辨。这只竹枕陪伴她度过了无数个练习推拿的日夜,见证了她从一开始的手法生疏到逐渐熟练的过程,对她来说,就像一件无比珍贵的宝物。她将竹枕贴在身侧,一只手轻轻护着竹枕,生怕它受到一点磕碰。

三人整理好东西后,便跟在苏瑶身后。苏瑶走在前面,步伐沉稳,身上穿着的浅蓝色长衫在暮色中轻轻飘动。阿文、阿芷、阿青三人跟在后面,步伐整齐,彼此之间保持着适当的距离,没有说话,却有着一种默契的和谐。他们的脚步声在青石板路上响起,与风吹树叶的簌簌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轻柔的乐曲。

他们缓缓走进医馆,医馆内点着几盏油灯,昏黄的灯光柔和地洒在地面和墙壁上,驱散了暮色的昏暗。墙壁上挂着几幅人体穴位图,有些地方已经微微泛黄,但上面的线条依旧清晰。桌子上摆放着一些推拿用的器具,如按摩球、艾草包等,整齐地排列着。

苏瑶走到医馆中央的柜台前,停下脚步,转过身对三个弟子说道:“回去的路上注意安全,晚上在家也可以多回忆一下今天练习的手法,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明天来医馆再问我。” 阿文、阿芷、阿青三人齐声应道:“知道了,师傅!”

阿文再次按了按肩上的布囊,仿佛在与里面的古籍和木简告别;阿芷轻轻抚摸了一下布包上的兰花,眼神中带着几分眷恋;阿青则将竹枕抱得更紧了,竹枕表面的温度仿佛传递到了她的心里,给了她一种温暖而安心的感觉。

三人向苏瑶行了一礼,然后转身向医馆门口走去。他们的身影在柔和的灯光中渐渐移动,最终走出了医馆大门,消失在暮色之中。苏瑶站在柜台前,看着弟子们离去的方向,眼中满是期待。她知道,这些弟子们就像一颗颗充满活力的种子,在推拿之术的土壤里努力生长,终有一天,他们会成长为参天大树,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帮助更多的人摆脱病痛的困扰。

医馆内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油灯燃烧时发出的轻微声响。那油灯是黄铜质地,灯盏边缘还雕刻着简单的缠枝莲纹样,灯芯跳动间,将暖黄的光晕一点点洒在四周的陈设上。靠墙的博古架上,整齐摆放着各类推拿典籍,从泛黄的线装本《黄帝内经?灵枢》到新抄录的《推拿广意》,书页间偶尔还夹着苏瑶年轻时做的批注纸条,边角微微卷起,透着岁月的温润。

苏瑶走到窗边,指尖轻轻拂过窗棂上雕刻的竹节花纹。这扇窗是她师傅当年亲手打造的,如今木纹已变得深褐,却依旧结实耐用。她望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空,天边最后一丝橘红正被墨色一点点吞噬,几颗疏星悄然探出脑袋,在夜幕中闪烁着微弱的光。嘴角依旧带着温和的笑意,目光却渐渐飘远,仿佛看到了二十年前的自己 —— 也是这样一个暮色沉沉的傍晚,她像阿文、阿芷、阿青一样,背着装满医书的布囊,跟在师傅身后,小心翼翼地询问着 “推法” 与 “拿法” 的区别。

那时师傅笑着告诉她,推拿之术看似是用手施力,实则是用心沟通,要能透过指尖感受到患者体内的气血流转,才能找准穴位、用对力道。如今,她将这句话原封不动地传给了自己的弟子,看着他们从一开始连穴位都认不全,到如今能熟练讨论 “开天门” 手法的轻重节奏,心中满是欣慰。她知道,明天又将是充满希望的一天,弟子们会带着新的疑问和热情来到医馆,或许阿文会追问 “揉法” 如何与 “滚法” 配合,阿芷会拿出新整理的穴位图谱请教细节,阿青则会抱着她的竹枕,认真练习刚学会的 “运太阳” 手法。而她,会像当年师傅陪伴自己一样,坐在那张梨花木桌旁,一边示范一边讲解,陪伴在他们身边,指引他们前进的方向,见证他们每一次细微的成长与进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