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默契的和谐(1/2)
暮色像一层轻柔的纱,缓缓笼罩住医馆。庭院里那棵老槐树的叶子被夕阳染成了暖金色,风一吹,便簌簌落下几片,飘在青石板路上,留下细碎的光影。苏瑶站在廊下,望着不远处围坐在一起的三个弟子,嘴角不自觉地漾起一抹温和的笑意。
方才,阿文还拿着一卷泛黄的推拿古籍,指着其中一段关于 “按法” 的注解,眉头微蹙地向阿芷请教:“你看这里说‘按而留之,以静制动’,我总觉得自己上手时,力道要么太轻达不到穴位深处,要么太重又怕伤了人,到底该怎么把握这个度啊?” 阿芷闻言,放下手中的纸笔,接过古籍仔细翻看片刻,然后抬起头,指尖轻轻点了点书页:“我之前练习的时候也遇到过这个问题,后来师傅提醒我,要先感受自己手掌的力度,再根据被施术者的体型和肌肉状态调整。你看,比如给阿青这样偏瘦的人推拿,力度就要稍微减轻一些,不然容易压痛她。”
阿青坐在一旁,怀里抱着那只陪伴她许久的竹枕,闻言也点了点头,将竹枕递到阿文面前:“你可以先在我的竹枕上试试,这上面的穴位标记我都摸熟了,你要是按错了,我能及时告诉你。” 阿文接过竹枕,小心翼翼地将其放在石桌上,按照阿芷所说的方法,先轻轻按压竹枕上的 “合谷穴”,感受着指尖传来的触感,然后慢慢调整力度。苏瑶看着弟子们这样互帮互助、认真钻研的模样,心中满是欣慰。
她缓缓走上前,脚步声在庭院里显得格外轻柔。弟子们听到声音,纷纷抬起头,看向苏瑶,眼中带着几分敬重与期待。苏瑶停下脚步,目光依次扫过三个弟子,轻声说道:“你们能有这样的学习态度,师傅很欣慰。推拿之术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还需要不断地交流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阿文手中的竹枕上,继续说道:“就像阿文刚才在竹枕上练习,阿芷帮忙讲解,阿青提供建议,这样的交流能让你们更快地发现自己的问题,也能从别人身上学到优点。推拿不是一门孤立的技艺,它需要你们用心去感受,用手去实践,更需要你们在彼此的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手法。”
阿文听着苏瑶的话,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将竹枕轻轻放回石桌上:“师傅,我之前总觉得只要自己多练习就行了,现在才明白,和师兄师姐交流也这么重要。刚才阿芷一提醒,我好像突然就明白了怎么把握力度了。” 阿芷也笑着说道:“其实我也从阿文身上学到了东西,他对古籍的钻研比我认真,刚才他提出的问题,也让我重新思考了‘按法’的要领。” 阿青则抱着竹枕,轻声说道:“我觉得和大家一起学习特别开心,每次遇到不懂的问题,只要问师兄师姐,他们都会耐心教我。”
苏瑶看着弟子们真诚的模样,脸上的笑意更浓了:“你们能明白这个道理就好。天色不早了,夕阳都快沉下去了,你们收拾好后就先回去吧,记得明天按时来医馆继续练习。” 她指了指天边,只见夕阳只剩下最后一抹余晖,将天空染成了绚丽的橙红色,庭院里的光线也渐渐暗了下来。
“好的,苏瑶师傅!” 阿文、阿芷、阿青三人齐声应答,声音清亮而坚定,满是蓬勃的朝气,在渐渐沉寂的庭院中回荡。这声音穿过老槐树的枝叶,飘向远方,仿佛要将这份对推拿之术的热爱与执着传递到每一个角落。
随后,阿文转身走向石桌,小心翼翼地将那卷泛黄的推拿古籍和几本笔记放进一个深蓝色的布囊里。布囊是他刚拜师时,苏瑶亲手为他缝制的,上面还绣着一个小小的 “文” 字。他将布囊背在肩上,调整了一下带子的长度,让布囊刚好贴在后背,布囊带子轻轻勒在肩头,却丝毫没有影响他挺拔的身姿。他下意识地用手按了按布囊,指尖传来布囊的柔软触感和里面书籍的棱角,像是在确认木简和古籍是否安稳,生怕不小心损坏了这些珍贵的学习资料。
阿芷则走到廊下的桌边,将自己写满笔记的本子仔细叠好。她的本子是用上好的宣纸装订而成的,每页纸上都写满了工整的小楷,记录着她学习推拿以来的心得体会和苏瑶传授的技艺要领。她将叠好的本子放进一个浅绿色的布包里,布包上绣着的兰花在夕阳余晖下若隐若现,花瓣的纹路细腻逼真,仿佛下一秒就要绽放开来。这布包是她母亲亲手绣的,送她来医馆拜师时,母亲特意叮嘱她,要像爱护这布包一样爱护自己的学习笔记。阿芷指尖轻轻勾着布包带子,步伐轻快地走到庭院中央,等待着阿文和阿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