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医女的大唐恋歌 > 第504章 点点滴滴

第504章 点点滴滴(2/2)

目录

阿文站在石桌旁,目光落在桌面上那卷记录满知识点的木简上。木简是由上好的楠木制成,表面经过精心打磨,触感光滑温润。他伸出双手,小心翼翼地将木简从石桌上拿起,生怕不小心损坏了上面的字迹。木简上用炭笔书写的推拿技巧,一笔一划都格外清晰,“借手腕之力,忌用指力,模拟羽毛滑动感”“速度需均匀,保持平稳连贯” 等字样,仿佛在诉说着今日学习的点点滴滴。

阿文轻轻将木简卷起来,动作缓慢而轻柔,每转动一下,都要仔细确认木简之间没有相互摩擦,避免炭痕被蹭掉。卷到最后,他从随身布囊里取出一根细麻绳,将麻绳的一端固定在木简的一端,然后一圈圈地缠绕上去,缠绕的力度恰到好处,既不会过松导致木简散开,也不会过紧损坏木简。捆扎好后,他又轻轻拉了拉麻绳,确认牢固后,才将木简放进随身的布囊里。布囊内部铺着一层柔软的棉布,能很好地保护木简,阿文还特意调整了木简在布囊里的位置,确保它不会在行走过程中晃动。对他而言,这木简上的每一笔炭痕,都是他日后钻研推拿之术的珍贵依据,容不得半点马虎,动作轻柔得仿佛在呵护一件稀世珍宝。

不远处的阿芷,正专注地收拾着自己的文具。她的布包是母亲亲手缝制的,蓝色的布料上绣着几朵淡雅的兰花,显得格外精致。阿芷先将炭笔从石桌上拿起,炭笔是用优质的木炭制成,笔身光滑,笔尖锋利,书写起来十分流畅。她仔细检查了一下笔尖,确认没有损坏后,才将炭笔插进布包内侧的笔袋里。笔袋是专门缝制的,大小刚好能容纳炭笔,还能防止炭笔在布包里滚动。

接着,阿芷拿起放在一旁的本子。本子是用竹纸装订而成,纸张轻薄却坚韧,上面记录着她今日学习 “开天门” 手法的心得体会,还有苏瑶师傅强调的重点内容。她将本子轻轻抚平,用手指仔细捋过每一页纸,避免纸张出现褶皱。然后,她按照页码顺序,将本子仔细叠好,叠的时候格外注意对齐边角,力求整齐。叠好后,她将本子放进布包的内侧夹层里,这个夹层能很好地保护本子,防止被其他物品压坏。做完这一切,阿芷嘴角还带着几分满足的笑意,那笑意从眼底蔓延开来,显然是为今日收获的满满知识而欣喜,眼神中满是对未来学习推拿之术的期待。

另一边的阿青,依旧抱着那只陪伴她许久的竹枕。竹枕是用老竹制成,表面经过长期的摩挲,已经变得光滑发亮,还带着淡淡的竹香。竹枕的形状模拟着人体头部的轮廓,十分适合用来练习推拿手法。阿青的指腹在竹枕表面反复摩挲着,动作轻柔而专注,模拟着 “开天门” 时从印堂推至前发际的轨迹。她的指尖沿着竹枕的纹路移动,每一次滑动,都在回忆着苏瑶手法中的细微转折 —— 手腕如何灵活转动,拇指如何控制力度,推动到哪个位置需要稍微放慢速度。

偶尔,阿青的指尖会停顿下来,眉头微微蹙起,似乎在回想某个细节。她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苏瑶演示手法时的场景,苏瑶师傅手腕轻转,拇指轻柔推动的画面清晰可见。过了一会儿,她睁开眼睛,眼神变得更加坚定,指尖再次在竹枕上滑动起来,这一次的动作更加娴熟,力度和节奏也把握得更加精准。此刻的她,眼神专注得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他与手中的竹枕,外界的一切都无法打扰到她。

苏瑶站在医馆门口,静静地看着弟子们收拾的身影,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夕阳的余晖洒在她的身上,为她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芒。她看着阿文小心翼翼呵护木简的模样,看着阿芷满足整理文具的神情,看着阿青专注摩挲竹枕的姿态,心中满是感慨。这些弟子们对推拿之术的热爱与认真,正是这门古老技艺能够传承下去的希望。

老槐树的 “沙沙” 声依旧在庭院中回荡,与远处偶尔传来的虫鸣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首温馨的田园小曲。阿文收拾好布囊后,走到阿芷身边,轻声问道:“阿芷,你今天记录的心得能借我看看吗?我想对比一下,看看有没有遗漏的重点。” 阿芷笑着点头:“当然可以,我们互相交流,才能进步更快。”

阿青也在此时放下竹枕,走到两人身边,说道:“我刚才又在竹枕上练习了几遍,感觉对收尾按揉的力度又有了新的体会,等会儿我们可以互相模拟操作一下,让对方帮忙指出问题。” 阿文和阿芷纷纷表示赞同,三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今日的学习内容,眼神中满是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推拿之术的热爱。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