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漳泉大战2(2/2)
更是代表这要想攻下这漳州城了,要么有近百门大炮助阵,压制城墙上的大炮,以方便步军攻城;要么抓捕附近的百姓,驱逐他们攻城,消耗城墙上的炮弹。
但这两个方法都被马得功否定了,先不说福建有没有近百门的红夷大炮,即便是有,也不可能将收集到的红夷大炮全部集中到漳州城下,朝廷是不会同意的。况且这次进攻漳州城,是瞒着朝廷进行的补救行为,更不可能有较大的动作。
没有大炮。只能通过人命来进攻了,这要消耗多少兵力才能够攻下漳州城啊?
别的不说,新建的漳州码头上竟然还停留这一支战船队,在马得功的眼中,这支战船队的威胁比任何一支郑家军的威胁都大。有这支战船队在,怎么可能包围住漳州城呢?九龙江上川流不息的商船、战船可是漳州府最大的依仗。
这还不是让马得功最为头疼的事情,也不知是那个混蛋给郑家军高层出的主意,竟然将一大批武器散落到民间,这一大批武器包括腰刀、弓箭、盾牌、国姓瓶,甚至还有铠甲,根据当地士绅的情况,这一大批武器足够武装四五千人了。
这么庞大的军械散落民间,让马得功非常的头疼,这代表着他若想要抓捕百姓攻城,就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了。
手中无剑和有剑不用,这是两个概念。
马得功可不敢赌民间的百姓不会动手反抗,经历过战乱的八闽大地,能够存活下来的,谁不是见惯了尸山血海,谁不是血性十足的。谁也不敢轻易说出他们能够驱赶附近有这武力装备的百姓去施展他们的拿手好戏,蚁附攻城。
马得功忍不住暗骂几声,却也无可奈何,手下仅有三千兵力,后续的大军还在路上,他们的行进速度可没有那么快,估计也需要十天时间,三万五千大军才能够汇聚长泰县城下。若是没有其他情况,这十天,就是他们这一支兵力在长泰县了。
马得功突然发现一个非常不妙的情况,他的进军速度太快了,后军的速度又太慢,从某种意义上讲,他现在是孤军深入,而为了方便打造后军的军营,他命令这三千大军在长泰城外建营驻扎,若是郑家军不讲武德的趁夜进攻,这三千大军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这一路的进军的顺利,不但让马得功心情舒畅,并有了骄横之气,手下的三千大军这种风气更是非常盛行,在他们看来,郑家军一如既往,水师精锐,步军邋遢,对上他们,几乎退到漳州城内,依靠高大的城墙而瑟瑟发抖,没有丝毫的反抗能力。
加上沿途士绅的阿谀奉承,更助长了这群骄兵悍将的骄横之气,对于郑家军也更加轻视。整支军队,从上到下都没有将郑家军放在眼中。连日赶路的疲惫,建造营地的辛劳,也让这支大军在刚刚建造好的营地之中呼呼大睡。
殊不知,危险正在悄悄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