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 第168章 初稳台湾

第168章 初稳台湾(2/2)

目录

经过初步整合的右提督左右镇四千余人作为监工,监督着这一万五千日军俘虏的开荒工作,防止这些俘虏逃跑,或反抗。

作为比较好用的工具俘虏,郑锦还是比较上心的,没有残忍到让他们徒手开荒,还是提供了一定量的工具。

趁着天时,郑锦将平整好的二十万亩土地都种上了土豆和番薯,只待四个月成熟收获后,就能够初步解除郑家军的粮食危机。

大量的石灰,锄头,斧头,铁锨,铁钉、耕牛等源源不断的从厦门岛运送过来。

郑锦知道他在台湾不会停留太久,也清楚这四万大军不可能全部留在台湾,大陆才是他们纵横的战场。

郑锦在杨朝栋的协助下,在台南开始了修建了新的码头、军港及新的台南城。五千多日军俘虏和三千多荷兰人是最好的苦力,在他们的辛勤劳作下,日夜赶工,码头和军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修建着。看起来,应该可以在一个月后投入使用了。对于这样的进度,郑锦表示非常满意,至于因劳累、疾病而不幸去世的日军俘虏,郑锦也定期为他们举行了盛大的海葬仪式。

虽然他们不怎么领情就是了。

台南城是一个新式的棱堡城市,根据郑锦的构思,台南城高三丈三,厚二丈五,长二十里,容纳人口二十万,是郑家军在台湾岛的统治核心城市。

投降的三千多荷兰人中,有一技之长的被筛选了出来,这些敢于冒着万里海浪来到东方冒险的,虽然不乏罪犯、破产的农民、海盗,但还是有一些懂的铸炮、练兵、造船、造火铳的工匠。

郑锦在新的台南城中建立了一个小型的军器厂,设立火药厂、火铳厂、铸炮厂、炼铁厂、造船厂等核心业务,以一批从厦门岛来的工匠为主,拥有一技之长的荷兰俘虏为辅。以期能够建造、维修一些中小型战船,铸造一些轻型舰载炮和鸟铳。

作为承天府知府杨朝栋对于台南城的修建报以极大的热情,对他而言,一座新兴城市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积蓄民众,广袤良田,给他带来的巨大成就感是什么也比不了的。也就是在这一刻,杨朝栋对郑锦是真的心服口服,甘心情愿的俯首下拜。

一座座砖窑、水泥窑、炼铁炉在不计生命下拔地而起,巨大的台南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成形。短短半个月内,台南城南的城墙和城外的贸易区已经修建完毕,一批批新鲜的货物从厦门运到台南城。

在何斌的游说下,台湾岛上的土人也开始在台南城进行贸易,棉布、烈酒、精盐、钢刀、斧头、铁钉等等小货物充塞了台湾城,而台湾土人也开始用鹿皮、腌肉、甘蔗等农副产品大量换取一些小商品。

获得甜头的土人开始大量的涌入台南城的贸易市场,导致不大的贸易市场人满为患,每天的流水甚至达到了三百三十两白银之巨。这旺盛的人气逐渐传遍了台湾岛南部,越来越多的土人到此进行贸易。

甚至没有钱财的土人在台南城应募成为建筑工人,以做工换取报酬。

为了民族融合,郑锦慎重考虑之后,在土人和台湾汉人中招募了一批为数三百的城管大队,用于维护台南城的贸易市场。

这让杨朝栋更是高兴的合不拢嘴,若是能够同化土人,那对于稳固郑家军的统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杨朝栋也以越加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台南城的建设和发展中来。

眼看着台南城的建设已经初步完成,四万大军也已经整顿完毕,厦门岛上传来的消息也让郑锦下定决心,尽快带领大军返回厦门城。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