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宋朝的脊梁 > 第398章 大宋的情况

第398章 大宋的情况(2/2)

目录

“……然,高产之物,未均其利。富者田连阡陌,仰赖新种,租额反增;贫者失其垄亩,沦为佃户,虽辛勤劳作,果腹尚难,焉有积蓄?……譬如抱薪救火,薪尽火传,兼并之势,甚于往昔……”赵桓的眼前,仿佛浮现出这样的画面:金灿灿的玉米堆满地主粮仓,而衣衫褴褛的佃农在一旁眼巴巴地望着。新作物解决了暂时的饥饿,却加剧了长久的不公!土地兼并,这个历代王朝的癌症,非但没有治愈,反而在“盛世”的表象下加速恶化。他感到一阵胸闷,那种根子上的腐烂感,让他不寒而栗。

最后,是关于“资政院”的近况。这本是他寄予厚望的新政起点,但陈太初的描述,却充满了无奈的挫败感。

“……资政院初立,规制未张。旧僚惯以章程拖延,以‘慎重’饰其推诿。欲清田亩,则曰‘恐扰民’;欲核兵额,则云‘需时日’。公文往来,空耗岁月,实权仍握于各部胥吏之手……阳奉阴违,积习难改,变法之难,难于撼山……”赵桓仿佛看到了那些道貌岸然的官员,在资政院里拱手作揖,满口“遵旨”、“尽力”,转身却将一道道改革诏令化解于无形的官场太极之中。那是一张无处不在、柔韧而强大的网,将他这个皇帝和那些锐意改革的力量,牢牢困在中央。

啪嗒!

一滴冰冷的汗珠,从赵桓的额头滑落,砸在奏报的纸张上,晕开一小团湿痕。

他猛地靠回引枕上,胸口剧烈起伏,像是刚刚经历了一场搏斗。

殿内烛火摇曳,将他的影子投射在墙壁上,扭曲而孤独。

窗外,是汴梁城繁华的万家灯火,笙歌隐约可闻。

窗内,是一份沉甸甸的密奏,和一个被残酷现实压得喘不过气的软性子的帝王。

盛世华裳之下,脓疮已然溃破。

而这刮骨疗毒的剧痛,才刚刚开始。

赵桓闭上眼,疲惫如潮水般涌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