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跨越世俗的恋曲:从协约到释怀 > 第330章 粮仓里的惊雷与人心

第330章 粮仓里的惊雷与人心(2/2)

目录

“是穷怕了,也忍够了。”君逸尘翻开李书吏送来的田亩账,上面密密麻麻记着“某乡被淹粮田百亩,却仍按原数收税”“某村旱地十亩,被报成水田骗取朝廷补贴”,字迹潦草,却字字泣血。他指尖划过那些数字,忽然道,“王显回来了吗?”

话音刚落,王显就大步走进来,脸上带着汗,却难掩兴奋:“王爷!粮食已经发下去了!百姓们都在城门口给您立长生牌呢!还有……”他压低声音,“老书吏刚才偷偷告诉我,刘成不仅勾结张大户,还和北境的盐商有往来,把云州的官盐高价倒卖,咱们云州百姓吃的盐,都是掺了沙土的私盐!”

“盐铁官营,他敢动盐?”君逸尘眉峰一沉。

“何止是盐。”王显递上一本账册,“这是从张大户粮仓里搜出来的,他还囤了不少药材,去年冬天疫病时,一剂治风寒的药被炒到了一两银子,多少百姓病死在屋里都买不起药!”

苏皖兮的心猛地一揪。她想起现代的平价医疗,想起那些随手可得的退烧药,再看看眼前这账册上的数字,忽然握紧了君逸尘的手:“逸尘,我们得快点。”

“嗯。”君逸尘点头,“魏刺史,你先带人去查盐商,把私盐全部没收,按平价卖给百姓。至于药材……”他看向苏皖兮,“皖兮,你懂医理,这事得劳烦你。”

“我明白。就在药材库旁边开一家简易的医馆,我再准备些现代药品,青霉素和退烧药,让百姓病有所医。”

正说着,惠太妃和君母、君父走了过来。君母手里捧着个陶罐,里面是刚熬好的米粥,散发着淡淡的米香:“逸尘,皖兮,先吃点东西。刚才我去粮仓那边看了,有个老妇人正哭着说,她孙子总算能喝上一口米汤了,这都是托你们的福。”

君父不知何时找了把锄头:“我刚才在城门口转了转,百姓们说,云州十年没见过这样的官了。逸尘,明天爹就带着愿意干活的百姓去修堤坝,总不能年年指望老天爷赏饭吃。”

惠太妃则拿出个小匣子,里面是她从京城带来的金银首饰:“这些东西变卖了,能换些钱买稻种。”

君逸尘看着眼前的家人,看着窗外渐渐聚拢过来帮忙分发粮食的百姓,看着那些主动送来证据的小吏,忽然觉得心里那点因初到云州的沉重,渐渐被一股暖意取代。

他突然想到:“改变世界不用急,先让身边的人过上好日子,所谓“以科技兴云州”,所谓“造福百姓”,从来不是空中楼阁,是从开仓放粮的一碗粥开始,是从查贪腐的一本账开始,是从修堤坝的一抔土开始。

傍晚时分,夕阳给云州城的土黄色城墙镀上了层金边。城门口,百姓们自发地清扫街道,孩子们帮着抬水,老人们坐在墙角晒着太阳,手里捧着刚领到的糙米,脸上有了久违的笑容。

君逸尘站在府衙的破屋顶上,望着这一切。苏皖兮走到他身边,递上一块刚烤好的麦饼:“在想什么?”

“在想,”君逸尘咬了口麦饼,粗粮的口感有些粗糙,却带着粮食的清香,“林德在天牢里笑我们离开京城是失了权,可他不懂,这云州的一粥一饭,一声欢呼,比那枚冰冷的兵符,重多了。”

苏皖兮靠在他肩上,看着远处田埂上,君父正带着几个百姓丈量土地,惠太妃和君母在给孩子们分粥,炊烟从矮矮的土坯房里升起,在暮色中袅袅散开。

“等安定下来,我就去落星坡。”苏皖兮轻声道,“和小宇联系上,先把水利图纸传过来,咱们修水渠,建水库,让那些干裂的土地都喝上水。”

“好。”君逸尘握住她的手,“我让魏明远组织百姓,你画图纸,咱们一起干。”

夕阳彻底沉入地平线,云州城亮起了零星的灯火。那灯火很暗,却比京城最亮的宫灯还要暖。在这暖光里,不再想起京城的权谋,不再计较失去的兵权,只有一个念头云州的日子,真的要变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