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跨越世俗的恋曲:从协约到释怀 > 第321章 奏书里的归处

第321章 奏书里的归处(2/2)

目录

“不必了。”君逸尘摇头,将奏书仔细折好,放进锦袋里,“他们若知道了,定会连夜去收拾那几盆兰草,父亲的锄头怕是都要提前打包。”他想起养父总说“人这一辈子,就像种兰草,得挪个合适的地方,才能发得旺”,从前不懂,如今才明白,这“合适的地方”,从来不是权势扎堆的京城,是能让人活得踏实的方寸之地。

正说着,院外传来君父的咳嗽声,伴着君母的嗔怪:“让你少喝些凉茶,偏不听,小心伤了胃!待会儿还得去库房看看那套农具带不带!”君逸尘与苏皖兮相视而笑,知道二老定是又在为去云州的事盘算——昨夜君父翻出了压箱底的农具图谱,君母则对着云州的舆图,数着那里能种多少亩棉花、多少亩茶树。

惠太妃的脚步声随后而至,她手里捧着个紫檀木盒,打开时,里面铺着层软缎,放着几块成色极好的茶饼,茶香混着晨露的湿气漫开来。“这是江南今年的新茶,我让崔承顺给云州的官驿送了信,让他们先收拾出一处院子,院里得有块空地,好让你爹种兰草,还得有口井,皖兮怀着孕,喝井水养人。”她看着君逸尘手里的锦袋,眼中没有不舍,只有了然,“逸尘,你想好了?”

“想好了。”君逸尘将锦袋递过去,“母妃若觉得妥当,我这就呈给圣上。”

惠太妃接过锦袋,指尖触到里面薄薄的素笺,却觉得分量千钧。她忽然想起二十多年前,那个被抱走的婴儿在襁褓里攥着她的衣角,那么小,却那么紧。如今他长大了,学会了放手,这才是真正的成长——不是握得越紧越好,是知道何时该松手,让彼此都活得自在。

惠太妃转身,忽然又回头,像想起什么似的:“对了,圣上昨日赏了些云州的种子,说是耐旱,产量高,你让下人收着,到了云州,咱们自己种,尝尝亲手种的新麦是什么味。”

君逸尘望着她的背影消失在回廊尽头,又看向窗外——石榴树的叶子上还挂着晨露,阳光穿过露珠,折射出七彩的光,像极了江南雨后的虹。他想起小时候在江南,雨后跟着父亲去田埂上看新苗,泥土的腥气混着草香,那是他这辈子闻过最踏实的味道。

苏皖兮从背后轻轻抱住君逸尘:“郎君,你在想什么?”

“为夫在想,”君逸尘握住她的手,贴在自己心口,那里跳得平稳而有力,“等到了云州,我带你去看漫山的野花,带你去河边摸鱼,像在江南时那样。”

“还要教孩子扎马步,教他认五谷,让他知道米是从地里长出来的,不是从粮仓里搬出来的。”苏皖兮补充道,声音里带着笑意,像漾起的春水。

“嗯,还要像父亲母亲教我一样,教他读书,也教他做人——守得住心,才能守得住家。”

书房里的墨香混着粥香,在晨光里漫散开。君逸尘看那封放在锦袋里的奏书,他不知道圣上会如何批复,不知道前路是否真如预想中安稳,但他心里清楚,无论结果如何,他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处——不是金銮殿的龙椅,不是兵权在握的荣耀,是家人围坐的暖阁,是云州土地里长出的新绿,是那些能让人踏实活着的烟火气。

他提起锦袋,转身往外走。晨光洒在他身上,将影子拉得很长,像一条通往江南、通往云州、通往新生的路。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