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骨脂仙酊记(4)

骨脂仙酊记(4)(2/2)

目录

第八回 玄英山下草木香 医林佳话永流传

又过了十余年,苏衍已年近花甲,头发虽染霜白,却依旧精神矍铄,每日仍会在院中培育补骨脂,偶尔为上门的患者诊病。陈默已能独当一面,不仅继承了苏衍的医术,还在补骨脂酊的基础上,结合外地医者的经验,研发出针对不同部位白驳风的用药——治面部者加少量白芷,增其透皮之力;治四肢者加桂枝,通经络之滞,疗效更胜往昔。

这年秋日,玄英山举办“药材交流会”,各地药农、医者齐聚。苏衍带着徒弟们前往,展台前摆着炮制好的补骨脂、不同配方的补骨脂酊,还有厚厚的病案册。不少人慕名而来,有请教用药之法的,有交流炮制经验的,还有带着患者前来求诊的,苏衍和徒弟们一一耐心解答,忙得不亦乐乎。

忽然,人群中传来一阵熟悉的声音:“苏先生!”苏衍回头,只见一位容貌秀丽的女子,牵着个孩童,笑着走来,正是当年的阿瑶。如今的阿瑶,已嫁人生子,脸上不见半点白斑,肤色红润,容光焕发。“先生,您还记得我吗?”阿瑶笑道,“这是我的孩子,今年也十五岁了,特意带他来见见您这位救命恩人。”

苏衍看着阿瑶,又看了看她身边的孩童,笑道:“记得,当然记得。你能安好,我便放心了。”阿瑶指着展台前的补骨脂酊,对孩子说:“当年就是这药汁,让娘亲摆脱了‘白脸鬼’的称呼,苏先生是咱们家的大恩人,你要记住这份恩情。”

不远处,老牧人阿公也牵着那头老牛来了,老牛虽已年迈,却依旧健壮。“苏先生,你看这牛,还活着呢!”阿公笑着说,“这些年,我也学着你的法子,用补骨脂治村里的牛羊白斑,可管用了!”苏衍握着阿公的手,心中满是温暖。

交流会快结束时,周鹤年走上台,拿起话筒,对众人道:“今日,我要向大家讲一段医林佳话——二十年前,青溪村有位苏衍先生,从牧人治畜之法中得到启发,创补骨脂酊外用之法,辨证施治,救治了无数白驳风患者。如今,此法已传遍大江南北,写入多部医书,这不仅是苏先生的功劳,更是‘实践出真知’的最好证明!”

台下掌声雷动,苏衍站在人群中,看着身边的徒弟、熟悉的村民,看着展台前随风摇曳的补骨脂,忽然想起二十年前,老牧人递给他那几粒草籽的场景,想起白兔衔籽向阳而卧的奇景,想起自己第一次用补骨脂酊涂在手臂上的暖意。

他忽然明白,所谓“仙酊”,并非真有神仙相助,而是源于对自然的观察,对民间经验的传承,对患者的仁心。补骨脂生于玄英山阴,借暖阳之力而旺,正如医术生于民间,借医者的实践与仁心而传。

此后,每年秋日,玄英山下的补骨脂都会如期绽放淡紫小花,籽实饱满,辛香四溢。苏衍的徒弟们继续传承着他的医术,带着补骨脂酊走遍各地,为更多患者带去希望。而“骨脂仙酊”的故事,也如同玄英山的草木一般,在岁月中生根发芽,成为医林之中一段不朽的佳话,提醒着后世医者:医术的真谛,在于脚踏实地的实践,在于悲天悯人的仁心,更在于对传承与创新的坚守。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