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管仲和田氏陈完的关系(2/2)
“所以这种事情,必然是由主理朝政的丞相一律承担,如果丞相都不知情,那么主君就更不会知情!”
“因此,是管仲向齐桓公推荐了陈完,这是属于学者的共识,甚至古代史学家也大多采信这种观点。”
(这才对嘛,你一说诸葛亮和刘禅的关系,我就明白了管仲和齐桓公的相处模式。一件事情,诸葛亮不点头,诸葛亮没有审核过,怎么可能会交到刘禅手中?)
(同理,一件事情管仲没有进行过第一次的筛查,齐桓公连看都看不到!原来我们看历史总会架空历史,而至于怎么架空,其实就是这么来的!因为我们不懂整个事件的处理流程,不懂事件应该由谁先过手,最后交给谁来裁决。)
(这个比较简单,就比如说,一件事情秘书都不知道,直接捅到老板那里可能性几乎为零!那都是秘书先整理完近期处理的所有事情,排出一个先后顺序来,再让老板过目的!)
(这里就点名批评一下左丘明,你要么水平不行,要么就是真的在胡说八道了!)
…………
春秋,
左丘明一脸无奈。
他这次真不是要帮管仲隐瞒什么,因为没必要啊。
他所接触到的史料本身就是这样的,他只不过是照实了写。
但人家司马迁说的也好像没错,细细一想,如果这件事情管仲真不知情,那怎么可能会由齐桓公直接来处理呢?
齐桓公在齐国的这个时候,就相当于一个完全的甩手掌柜,他什么事都不管呀!
他就等于在吃管仲嚼过的饭。
…………
大明,
朱允文和方孝孺大眼瞪小眼。
旁边的齐泰早就笑岔了气,
你俩搁那儿惺惺相惜呢,结果一个比一个蠢!
这种事情是天天发生在我们这些人的身边!
不管是哪个衙门,它都有一个事态的处理流程,那是层层上报的!
不可能直接让老大去处理这些琐事,
就算直接让老大处理,那第一件知道事情的也是属下呀,因为手下要往上报啊,
属下不上报,这些人难道能空降到你的宫殿里去吗?
所以不论怎么说,管仲绝对是比齐桓公要最先知道这件事情。
方孝孺还是很不服气:
“就算管仲提前知道这件事情,那怎么能证明,是管仲向齐桓公推荐了田氏陈完呢?”
你还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
那就让博主好好教教你怎么为人处事。
…………
“既然知道了是管仲第一时间知道了这件事情,那么这里面的历史就缺了一段记载,”
“就是管仲和田氏陈完之间的勾结,”
“他们肯定进行过利益置换,这是毋庸置疑的。”
“只有进行过利益置换,田氏陈完才能够走到齐桓公的宫殿内,让齐桓公不要把注意力只放在自家姐妹身上,来郑重的接待一个落难的他国公子。”
“而管仲力捧田氏陈完,想要摧毁姜姓的根基,其第二个证据是什么呢?”
“就是田氏陈完的官职问题!”
“如果你读了左传,如果你看了史记,你就会发现,齐桓公最开始给田氏陈丸的官职是公卿!”
“是让他直接来齐国担任公卿。”
“但是被田氏陈完拒绝了!”
“这里面就有很多人不太了解,认为田氏陈完,就像史书上描写的那样,觉得这个官职太大了,自己何德何能,寸功未立就来窃居高位?”
“如果你们也是这么认为的,我只能说一句,书得多读啊!”
“是不是因为这个官职太大了才被田氏陈丸拒绝了呢?”
“恰恰相反!”
“是因为这个官职太小了,小到田氏陈丸根本就看不上,所以他拒绝了呀!”
“那么什么官职大呢?”
“接下来就是管仲表演的时间了,管仲就给陈完推荐了一个官职,”
“这个官职还不是齐国现在有的,是管仲给田氏陈丸量身打造的一个官职。”
“这个职位就叫做:工正!”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因人设岗。”
“而正是因为管仲给了田氏陈完这个官职,田氏才有了代齐的资本。”
“要是没有这个官职的话,田氏别说发展200多年,你就发展2万多年,你都不可能代替姜姓成为齐国的君主!”
“这才是左传左丘明,他不敢给你写的东西。”
“或者说连左丘明他都看不懂的东西,”
“他讲述的是古代权力架构中最重要的关系,那就是作为一个官吏,什么对官吏来说是最重要的?”
“是所谓的公卿,士大夫,一品二品,这种官职的高低吗?”
“不明白这个,你根本就读不懂古代的历史!”
“你不会明白为什么一个臣子,他的权力有时候大到令人无法想象的地步,有时候明明以为他官职很高,被人可以随意的拍死!”
“这就是因为你们完全不懂,古代官僚体系架构的基本规则!”
“而这,才是读懂秦汉隋唐元明清的最大的一把钥匙。”
“可惜,持有英雄史观的人,是完全的外行。”
.........
ps
下一章,咱们揭开古代权力体系最为神秘的面纱。
也是很多人看不懂历史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不明白,什么叫做权力!
官职跟权力怎么去换算。
求催更,求免费的为爱发电,这几章全都是干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