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3章 赏功砺剑 暗涌再起(2/2)
墨恒、赵青川等人开始协助叶明整理教学资料,参与新科考纲的讨论,并带着更成熟的心态,指导着师弟们的学习。
然而,正如叶明所料,格物院的崛起,绝不会一帆风顺。
朝堂之上,虽然皇帝强力支持,但以钱侍郎为首的一批守旧派官员,并未就此罢休。他们无法再公然否定实学的价值,便转而从其他方面寻找攻击的突破口。
几日后的常朝,议题本是总结北境战事及论功行赏。
当叶秋等边关将领的封赏议定后,钱侍郎再次出列,这一次,他的矛头指向了格物院的“耗费”。
“陛下,”钱侍郎一副忧国忧民的模样,“格物院近年来,研制军械,推广杂器,固然有其功绩。然其所耗内帑、调用物料、征用匠户,数目巨大,长此以往,恐非国库所能承受。且其院内自成体系,账目虽经核查,然其中细节,外人难明。臣恐……恐其尾大不掉,滋生弊病啊!”
他这次学乖了,不再直接攻击格物院无用,而是抓住“成本”和“监管”做文章,暗示格物院可能成为新的贪腐温床,消耗国帑而无底洞。
立刻有几位御史附和,要求朝廷加强对格物院的审计,甚至有人提出,应将格物院的经费纳入户部统一预算,削减其“不必要”的开支,以防其“靡费”。
这无疑是想从财政上扼住格物院的咽喉。一旦经费被户部卡死,格物院许多需要持续投入的长期研究项目将难以为继。
太子李君泽当即出言反驳:“钱侍郎此言差矣!格物院所耗,皆有明细,且其产出,信号火箭助边军大捷,复合竹材、新式军械皆已装备部队,其价值岂是银钱所能衡量?若论节省,边军因格物院之物而减少的伤亡、提升的战力,又值几何?此乃一本万利之投入!”
叶明也出列,从容奏道:“陛下,格物院所有账目,皆可随时接受三司乃至天下人查验。至于经费,臣以为,非常之功,需非常之投入。”
“若事事循旧例,斤斤计较于眼前锱铢,则新技术、新装备无从谈起,强国之路亦将受阻。格物院愿与户部协商,建立更完善的预算与报账流程,但恳请陛下,莫因噎废食,断了这强军富民之源头活水!”
双方在朝堂上再次展开激烈辩论。守旧派咬定“规制”、“成本”,太子与叶明则坚持“实效”、“长远”。
皇帝高坐龙椅,静静听着双方的争论,心中自有计较。他深知格物院的价值,也明白守旧派的担忧不无道理。平衡,是他作为帝王必须掌握的技艺。
“好了。”皇帝终于开口,声音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格物院之功,朕亲眼所见,不容抹杀。其经费,仍由内帑专项拨付,太子负责监管。然,钱爱卿所虑,亦是为国考量。叶卿。”
“臣在。”
“格物院日后所有超过五千两银子的单项支出,需提前报东宫与户部备案。年度用度,需做出详细预算,报朕御览。”